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市场分析
省甘薯“国字号”示范县在灌云揭牌
2015年09月11日 10:15 连云港日报

  省首家甘薯国字号示范县在灌云揭牌

  甘薯种植面积5万多亩,户均增收超2000元

  日前,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在灌云县揭牌。仪式很简朴,未邀请任何领导,到场的只有来自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谢一芝专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永春、农业部农机化研究所胡良龙及灌云县民发甘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敏捷等6人。

  据了解,该示范县示范基地于2009年春天试运行,后经农业部备案,现有保种育苗基地1000亩,新品种扩繁辐射灌云县8个乡镇及灌南、海州、响水、沭阳等周边县区,甘薯种植面积5万多亩,现有宁紫1号、2号,北京553等30多个新品种。新品种引进、示范、种植取得较好的增收带富效果,带动种植户亩均增产500公斤以上,实现户均增收超2000元。

  2014年10月,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来到灌云,查看2014年在南岗、小伊、侍庄等乡镇实施的甘薯土肥试验、8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甘薯品种品比试验、紫心山芋等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通过随机抽样,当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在我县实施的山芋土肥试验,主要品种为宁紫2号等紫心品种,结论是生长薯形大、光滑、色泽亮、虫害少、口感香醇、产量高,亩产可达6000斤,其他地区紫心山芋亩产仅达3000斤左右,在江苏地区灌云县紫心山芋2014年种植亩产量再创全省新高;宁紫1号等来自全国各地的8个品种山芋在灌云县通过品比试验示范,干率、含水量、含糖量等技术指标适宜,口感良好,亩产量等多种指标处于全国**地位。

  日前,该专家组又一次来到灌云。他们一致认为,灌云县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尤其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田土质,促进了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设,完成具备国家甘薯技术体系示范县的建成条件。按照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要求,开展土肥试验、覆膜试验、品种高产示范及新品推广等8个试验都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专家组一致认为,灌云县是全省**家具备挂牌的县级示范基地。

  挂牌仪式结束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谢一芝表示,以后将加大在灌云县进行紫心和其他食用型新品种山芋品种推广和技术支持力度,促进全县薯业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