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关于印发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
2011年09月07日 10:55 农业机械产业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水利(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水利局,农业部财务司:
 2011年中央财政已安排拨付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万元,扣除2010年已提前下达的万元(财农[2010]414号),2011年实际下达万元(财农[2011]164号)。其中:①第三批重点县名额个(含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名额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名额个、牧区饲草料地建设试点名额个),重点县建设补助资金万元;②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补助资金万元;③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万元;④**批重点县奖励名额个,奖励资金万元;⑤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名额个,补助资金万元。
 2011年中央财政已安排拨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列入年初预算万元;7月8日拨付万元(财农[2011]号)。
 为做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已下达的补助资金规模,按照立项指南要求,尽快组织编制立项材料和申报文件,于2011年8月19日前通过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信息系统(www.ntsl.org.cn)联合上报财政部和水利部(同时上报纸质申报材料各1份)。逾期申报的项目不予受理。
 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下简称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两部分内容。立项要求如下:
 一、总体原则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精神,大幅度增加小农水专项资金规模,新增一批小农水重点县,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重点,加快重点县建设步伐;采取全面有效措施,建立激励机制,狠抓项目管理,确保如期实现重点县建设目标;突出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支持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发挥重点县建设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农田水利资金整合,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改革,支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加强输水管网、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
 二、建设范围与内容
 (一)建设范围
 1.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3/s)、灌溉机电井等小型水源工程;
 2.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3/s)、小型灌区渠系等;
 3.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及其建筑物等;
 4.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5.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蓄水容积小于500m3);
 具体建设范围,省级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直属垦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过上述范围的前提下自行确定。
 (二)建设内容与重点
 1、重点县建设
 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400个县作为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重点县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其中:北方平原地区重点县建设以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为主,推动井灌区全部实现管道化灌溉;山丘区重点县以发展五小水利工程,配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以及珠江流域等水稻主产区重点县,结合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大力推广控制灌溉技术;牧区重点县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为主。
 在第三批重点县中选择部分县,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试点(具体要求分别见指南附件1、2、3)。同时,在**批、第二批重点县中选择部分县,继续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具体要求见指南附件4)。
 2、专项工程建设
 2011年,中央财政小农水专项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和西南五省(区、市)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两部分。
 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资金重点用于**、第二批重点县中有条件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地区,采取集中资金、连片治理、整体推进方式,集中力量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建设内容不与原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的内容重复,单独编制方案和验收考核。
 依据有关规划,在广西、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省(区、市),以小微型水源建设和更新改造为重点,实施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要集中使用,原则上50以上用于重点县的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各地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推行小农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推动建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效益持久发挥。
 三、项目选择要求
 各地按照以下基本条件,自行选择确定第三批重点县和2011年专项工程项目。
 (一)第三批重点县的基本条件
 1、当地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已建成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责任主体明确、工程效益较好。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前期工作充分,已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且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
 3、水源有保证。现有水源工程、骨干渠道运行正常。
 4、县乡两级水利技术服务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
 5、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村委会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6、当地政府具有较强的资金整合能力,并制定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范。
 7、通过三年建设,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财农[2009]336号)第九条规定的重点县建设的各项指标,并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重点县,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以外,还需符合其他条件要求(见附件1、2、3、4)。
 (二)专项工程的基本条件
 1、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3、水源有保证。现有水源工程、骨干渠道运行正常。
 四、项目实施要求
 (一)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建设重点区域,优先支持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升级,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二)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和亩均投资标准,坚持依据规划,实行连片推进。结合本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水利设施状况,积极打造集中连片、效益突出、群众欢迎的核心区。
 (三)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指导,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坚持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工程改造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四)严格工程验收。依据有关办法,加强工程验收,做到建设一片、验收一片、交付一片、发挥效益一片。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验收销号制度和标识确界登记制度,避免重复申报和投资。
 (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直属垦区应按照重点县建设有关要求,实施重点团(场)建设,实行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突出规模效益。
 (六)在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尽快实现建设管理、资金下达、建设进度、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推进县级规划数字化工作,原则上每个省选择1个县开展县级规划数字化及工程管理信息化试点工作。
 五、资金整合与补助标准
 (一)资金整合
 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归并性质相近、使用范围相近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用于重点县建设。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水利部门,研究提出省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的具体方案并报省领导或厅领导同意。签报、批示或会议纪要等作为下一年度省级绩效考评的依据。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强化规划的约束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增强统筹使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能力;要依据规划将项目尽量安排在相邻相近区域,真正做到项目对接、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要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随重点县建设方案一并上报省级财政、水利部门。
 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整合的资金名称、规模及其使用范围、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区域及其与重点县建设区域的关系、预计完工时间,以及确保整合到位的具体措施等。整合方案内容不完整,整合措施不具体的原则上不予通过合规性审查。
 (二)投资规模与补助标准
 2011年,中央财政对重点县平均每县补助800万元。各重点县的具体补助规模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级财政对重点县补助规模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也要切实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重点县,中央财政再增加补助资金。
 中央财政对各省(区、市)小农水专项工程项目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具体项目的补助标准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自行确定。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35号)第十条执行。2011年,地方可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中一次性提取不超过1用于项目管理费,但不得各级重复提取。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
 六、完善激励机制
 2011年,财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