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2011年上半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保持快速发展,农机化政策落实和农机化生产组织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49亿千瓦,比2010年底增长2.33,春季机耕、机播水平和冬小麦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0、39、87.8,均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春耕备耕、抗旱保春管、三夏生产顺利进行和冬小麦八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突出全局责任意识狠抓农机化扶持政策落实 各省对《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扶持措施进行了细化、实化,北京、河北、吉林、安徽、山东、江苏、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10个省级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山西省、新疆自治区的实施意见已经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同意,其他各省也基本完成了意见调研起草、征求部门意见等前期工作,将在下半年提交政府审议发布。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各省按照规划提出的任务,向财政部门争取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倾斜,截至目前,各省市区已落实补贴资金10.8亿元,较上年增加6.8亿。农业部将今年作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年,部省市县层层签署责任书,着力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操作、加快进度。已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4.8亿元,占中央**批补贴资金的90.4,补贴农机具350万台(套)。补贴资金重点向抗旱、三夏、双抢急需的农机具倾斜,通过补贴引导推进了装备结构调整,拖拉机大型化、动力机械配套化的趋势明显,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比2010年分别增长5.52、5.77,水稻插秧机、谷物联合收获机增长21、6.1-5月,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销售产值达1016亿元,同比增长34.2. 突出组织跨区作业狠抓春耕和三夏农机化生产 全国累计投入2281多万台(套)农机具进行机耕地、浇麦、机播、机插秧等春季机械化生产作业。共组织7642个农机抗旱救灾工作服务队参加抗旱救灾,累计抗旱灌溉小麦面积超过8000万亩次,充分发挥了农机在抗旱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新建和续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126个,全国完成早、中稻机插8700多万亩。全力以赴做好三夏跨区作业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跨区机收呈现三平三提高,即总体机具供需平衡、柴油供应平稳,麦收进度平顺,作业水平提高、作业质量提高、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机手机收作业纯收入超过100亿元。冬小麦的机收和玉米机播水平再创新高,分别达87.8、77,保障了夏粮颗粒归仓和秋粮适时抢墒播种。 突出提升技能素质狠抓农机化教育培训 继续实施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上半年全国共举办各类农机培训班5.5万次,培训各类农业机械化人才320万余人次,其中培训农机操作人员262万人次,培训新购机农民58万人次,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春玉米(小麦)播种机械化技术、镇压保墒技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春季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等新技术应用水平。举办了全国农机技能竞赛,激发机手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热情。 突出农机农艺融合狠抓农机化技术推广 举办了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研讨会、甘蔗生产机械化研讨会。各地相继成立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组,安徽、河南、吉林等省农业、农机部门共同制定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细则。各地按照《2011年主要农时农机化主推技术手册》,细化技术内容,完善技术规范,加强宣传、培训和现场指导,全国共举办农机化技术各类现场会2万次,累计推广各类农机化新技术面积1.35亿亩,其中保护性耕作面积1480万亩,机械深松技术580万亩,化肥深施技术2410万亩,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1970万亩,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