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市场分析
甘蔗收割机械化困局如何破解
2014年03月26日 09:29 农业机械产业网

  广西南宁的王坚先生,可谓是农机业界的神秘人物,只所以说他神秘是因为他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自己的身份。我也是偶然得知,这位地道的农民,竟然是位甘蔗收割机的发明家! 十年磨一剑甘蔗机发明家是如何修炼成的? 很多人都说,发明家是疯子是傻子!而这句话同样适用王坚先生。对于他的发明事业,他已经到疯狂和痴迷的程度,可以说,为了搞甘蔗机的发明和创造,他倾尽所有,毅然辞去工作,卖了车子当作研发经费,埋头苦干,一干就是十多年。               甘蔗机收获甘蔗 对此,王坚说到,他搞甘蔗机的发明,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提高甘蔗产量二是为了实现机械化.他要用学过的农艺和设计机械知识来实现梦想,只有到准备成功的时候,才会有人支持,不然一直都是扮演疯子的角色,当我的甘蔗产量比别人高很多的时候,别人才会注意到我。当王坚说话的时候,我可以想象他当时的表情。 事实上,我们很欣喜地看到,王坚的研发成就。他自行设计的几款收割机的图纸和样机,甚至比市场上的收割机还要先进和实用。目前,正在考虑申请专利。
  他一共设计制作了3台甘蔗收割机,一台是30匹马力侧挂整杆轮式收割机,一台是97匹马力中型履带式收割机,另一台甘蔗收割机既可以收获双行,也可以收单行甘蔗作物,机器机身很低矮,不会侧翻,可以在山地收割,每个轮子都是独立悬挂,一次可以完成切割,剥叶,切段、装车等功能设置,它可堪比大型收割机的功能。机器可以原地掉头,而体积仅仅是一般大型收割机的三分之一。这样的甘蔗收割机的含杂率可以控制在2到4之间,到了收获倒伏的甘蔗,破损率稍大一些,如果没有倒伏的甘蔗,破损率在2. 王坚指出,甘蔗收割机在设计上面,难度*大的是剥叶器的设计。市场上的甘蔗收割机看机器的表面就能看出这个机器剥叶是否干净,剥叶材料要求既能耐超高温又能超耐磨。他设计的收割机没有切尾梢器,在设计剥叶器的时候,让甘蔗进入剥叶器里产生旋转,从而使甘蔗在旋转过程中,*脆弱的部分自己能够断开。而且,甘蔗进蔗器的设计,跟外国机器也完全不同。进蔗器有剥叶功能,在甘蔗还没进入到剥叶器前就能把甘蔗身上90以上的叶子已经剥干净,从而减轻剥叶器的工作强度和使用寿命,在剥叶器后面有切断装置和抛投装置,外形和青储机抛投很像,这样的设计使该收割机传统的链条输送器体积和重量小了两倍,这个设计国内外都没有应用到。 海的那边是祖国身在异乡情系祖国! 曾经有着多年驾车经验的我,但是,我昨天DMV去考驾照,笔试都没过!在美国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腿!王坚爽朗的性格,让人觉得很亲切。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这边是北京时间晚上21点,而他那。




  身在旧金山海的那边是祖国! 王坚在给孩子做完早饭之后, 据说,外国公司销往中国的收割机产品,就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和制造,但是,其设计本身,保留着美国收获机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效率国外甘蔗收割机只重视收割效率而忽视含杂率,没有设计安装有剥叶器,所以收割的甘蔗含杂率高得离奇,而没有完全融合中国的国情来设计甘蔗收获机。 当然,不仅仅是外国的收割机产品到中国来推广。2009年10月,中国研制的一些甘蔗收割机在广西南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展示,意图寻找海外市场的发展契机。对此,王坚表示,有的厂家在国内找不到突破,许多年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向印度和东盟其他国家发展,东盟等地的农业机械化市场还是比较广阔的。 关于中国甘蔗机械化的冷思考 我国的甘蔗收获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王坚表示,能够适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甘蔗收割机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机身不能太大,造价更不能太高,要能在比较小的空间掉头,而且必须采用轮式结构的设计,收割的甘蔗含杂率和破损率不能超过2使用和维修都能方便和快捷希望厂商能够充分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
  甘蔗机切甘蔗尾削 目前,这样的机器在市场上有没有呢?我也一直在思考。记得前几日,农机化协会的领导马世青曾经谈到,*近看了洛阳辰汉甘蔗收获机在广西的试验,效果还不错,希望再接再厉!可见,领导对我国甘蔗机械化发展状况的关注。 但是,我一直很困惑,事实上,我国在甘蔗机上的补贴力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广东,广西等甘蔗主产区,为什么机器的市场的应用情况不是很理想呢?这可能就是农机补贴下产生的怪现象了。 对此,王坚直言,我国现在有很多厂商都是围着农机补贴打转,把精力都用到了应酬饭局和拉关系上,而无心去钻研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因此,产品在市场上推广情况不理想,也是预料中的事情。 很多认识王坚的人,都表示十分崇拜他,因为他对甘蔗机的那份执着和热情,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但是,王坚只是笑着说目前,我只是制造出了甘蔗收割机的样机,离推出真正合格的甘蔗收割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