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市场分析
“适度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不大
2014年06月30日 13:05 农业机械产业网

  近日,我国谷物净进口同比增长86的数据引人关注。据统计,今年前4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0,其中,谷物净进口666万吨,同比增长86.有人据此断言,这种态势将会在全年继续强化,并将考验国人饭碗。那么,我国粮食自给率是否在安全范围内?粮食进口增加真的会冲击中国人的饭碗吗?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能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可获得维持其生活所需的基本食品。通常用粮食自给率,即粮食产量占当年消费量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一般认为,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是完全自给;在95至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至9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我国粮食供应主要由自身产能和国际贸易两部分构成。自身产能方面,过去1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加300多亿斤,立足国内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国际贸易方面,我国对于谷物实行可控制、有管理的开放,粮食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小麦为970万吨、大米为532万吨、玉米为720万吨。
  以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作为粮食口径,近几年,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长较快,我国的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为99.1、99.2和97.7.去年以来,尽管进口增加较多,但粮食自给率依然超过97.
  尽管饭碗依然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但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已从原来的总体平衡、丰年有余过渡到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
  我国要想长期确保粮食安全,首先必须立足国内,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中的要诀有三。一是念好人字诀。通过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二是念好地字诀。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既保数量又保质量。三是念好钱字诀。保持三农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力度。
  当然,确保粮食安全还要合理利用国外市场,适度进口是题中应有之意。所谓适度,就是一定要把握好粮食进口的规模和节奏,防范国际上可能对国内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确实在增加,厘清粮食进口增加的原因,对于认识粮食自给水平十分必要。进口增加并不意味着国内出现了粮食短缺,而是由于国际粮价低于国内粮价。由于配额内进口粮食的关税只有1,所以只要国外粮价低于国内,贸易商自然觉得划算,也就可以从国外进口。其次是品种调剂的原因。我国一些高端优质大米、弱筋小麦等供给不足,需要适量进口谷物或谷物粉进行调剂。
  中央提出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我国约六成的人吃大米,四成的人吃面食。先看稻米,我国去年进口大米约200多万吨,但与我国接近2亿吨的稻米产量相比,比重很低。
  再看小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5月份报告显示,预计2014至201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7.02亿吨,同比减1.9.而农业部6月17日宣布,全国11个夏粮主产区全面增产,夏粮面积增加100多万亩,亩产提高3公斤以上。
  回过来看今年的粮食进口形势。由于进口配额的限制,上半年进口快了、多了,下半年可用配额就少了,粮食很难超量进口。以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超过6亿吨计算,即使达到配额的*高值,进口占比也不会突破5.当前进口总量占国内产量的比例很小,不到3.95以上的自给率处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范围。今年夏粮丰收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世界粮食安全的稳定因素。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