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我国用科技推动农机化的发展
2012年04月09日 14:24 中国农机网

  当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超过50,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那么下一步,农机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还面临哪些挑战?代表委员讨论后一致认为,农机化发展*大的潜力和希望在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科技进步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  从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来看,科技研发无疑是一个短板和瓶颈。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代表说,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竞争尤为激烈,很多产业的高端环节都被外资品牌牢牢掌控;同时,在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长期以来一直被外资品牌卡着脖子。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董事长任洪斌委员也十分赞同这一观点,制造企业一定要坚持有质量的增长,现阶段,制造企业应该改变增长方式,要由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进步以及管理创新这样一些因素来驱动它的内生增长,也就是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现在愿意投入研发的多是大中型企业,但往往这些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研发的新产品一上市,就会迅速被其他企业仿冒,而且由于没有研发成本,后者的产品可能反而价格更低,卖得更好。这就严重挫伤了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局农机处处长胡建胜委员坦率地指出了农机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十分不足的问题,因此,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业自律,并大力营造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  当前,农机农艺融合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机化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同一种作物在不同地区的栽培技术可能都有差别,因此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农机研发时也要从生产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情况对机具进行微调。胡建胜说。  针对如何解决农机农艺融合问题,更香茗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代表建议,国家应在农业技术和机械研发生产上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攻破技术难关和难点,生产出实用有效的机械设备;把农机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有机地捆绑在一起,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路线。  俞学文表示,人才对农机化发展至关重要。他建议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科研人才待遇,号召科研人才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同时,他还提出,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土地等农业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未来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创造条件。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